4月以来,一场全员参与的生产区绿化工作在公司各大车间和部门间如战役般打响,大家走进厂区绿化草坪,拿起久违的铁锹和锄头,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环境。
在公司的统一安排下,各支部的员工走进了所管辖的绿化区域,对区域内的未开垦荒地进行平整,对草坪进行除杂草、浇水和补种。一时间,生产区内一顶顶蓝帽子、白帽子甚至是红帽子,星星点点,在各处涌动。
对于现有绿化的区域,首先进行的是对杂草的清除工作。由于几场春雨的滋润,植被生长茂盛,杂草分布较广,想彻底清除并非易事,然而这并不能难倒大家。在简单的分工后,大家便有条不紊地投入到事先分配好的劳动区域中,一场场拔草“比赛”就此拉开了序幕。四月的天气已逐渐炎热,但在草坪上,大家依然挽起袖子、裤腿,弯下腰,一边呼吸着青草的气息,一边在汗流浃背中感受着劳动的快乐。
然而,对于还未种植植被的区域而言,任务就显得更加繁重,不仅需要翻松和平整区域内的泥土,还要把土里的石块挑拣并搬运出来。在很多人看来,铁锹和锄头都已经是儿时记忆中的物件了,而对于那些在城市长大的员工来说,翻土和锄地这样的劳动更是离自己很遥远,手握久违甚至陌生的铁锹和锄头,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下锄,面对坚硬的地面和硕大的石块,加上体力的不济和经验的缺乏,让看似简单的劳动变得异常艰辛,几个回合下来,人就感觉身体困倦,四肢酸痛,手上起了水泡。
劳动中,很多员工都有这样的体会:身体在刚开始时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当适应阶段过去了以后,就不会感觉很难。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效率明显有了提升,大家一边干一边总结经验,任务和分工也更加的细致和明确,有的锄地松土,有的运送石块,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劳动之中,平日里相处惯了的同事,现在是同甘共苦的战友,在彼此的帮助和协作中大家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要不是亲自参与其中,很多员工都不敢相信自己还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记者了解到,本轮集中绿化工作将持续大概40天的时间,公司所有车间和部门都将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按照外包人工工时统计,将投入1440个工时,为公司节约绿化成本约60万左右。集中绿化工作结束后,各支部将对管辖内的区域进行长期维护。
编后语:“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原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年纪稍大一些的师傅而言,这样的劳动以前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是在今天,随着家庭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渐渐疏远了类似这样的劳动。但是,人的一生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需要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去面对,去接受磨练。那么,让我们把这样的劳动看成是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尝试,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公司正处于“转方式 调结构”的攻坚阶段,需要我们赋予“艰苦奋斗”新的内涵,与公司一道共克时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