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14:30,公司品质改善行动学习项目启动会在公司文化中心召开,这是公司首次引入六西格玛(6σ)质量改进理论和工具,采用边干边学的形式,创新培训改革,对公司技术管理团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提升,推动产品品质改善,提升公司绩效。
启动会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韩仪主持。会上,韩仪首先就本次项目的实施背景进行了介绍。多年来,公司产品品质提升一直是公司大力倡导并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广大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公司各项产品特别是公司有机产品品质得到了持续的提高和改善。但相对国外生产厂家而言,公司有机产品依然存在差距,很多遗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品质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同时,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客户的需求也在随之变化,这给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公司必须长期面临的一项挑战。为此,公司引入六西格玛(6σ)质量改进理论和工具,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另外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数据作为品质提升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来提升产品品质,使公司的竞争力得到不断的加强。
随后,项目推进组组长代表介绍了本期培训的项目选题及参与人员。公司特邀张弛国际管理咨询集团技术总监赵国祥对项目的整体培训计划进行了说明。在项目启动前期,各项目组成员经过管理体系诊断、项目选择培训及辅导、数据收集和项目评审等阶段,从59个选题中最终确立了7个选题作为项目课题。整个项目将在8个月的时间内,从定义测量、数据分析、措施改善和系统控制四个阶段分步骤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将在辅导老师的指引下,对六西格玛(6σ)质量改进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并把学习内容运用到7个课题项目中去,从解决公司实际问题入手,边干边学,最终掌握六西格玛(6σ)理论的理念和精髓。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林,副总工程师刘丙富对项目组成员提出希望,相信大家会努力、有能力为整个项目画上圆满的句号。
公司总经理刘和兴在最后的讲话中指出,六西格玛源于摩托罗拉,以
“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绩效的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突破。随着其运用的不断延生,现在六西格玛已经成为一种卓越企业战略,要想成为卓越企业,要想参与国际竞争,就要顺应这种战略,把“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变成一种程序沉淀下来,这不仅可以直接提升参与者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节约运营成本,增加顾客价值,改进服务水平,更能打造出卓越的企业文化。
刘和兴希望能以本次品质改善行动学习项目作为起点,向其他管理领域和项目进行推广,在公司形成燎原之势,进而改变大家的思维模式和行动力,用精确的数据说话,用更加科学的理念和眼光看待身边的工作。刘和兴要求每个学员都能认真参与,积极主动,确有所得、确有所用、确有成效、确有成长。同时,他相信大家都能在项目中取得成功。
新闻链接:
六西格玛(6σ)是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术语,用来描述在实现质量改进时的目标和过程。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六西格玛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小,缺陷或错误就越少。六西格玛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六西格玛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小,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为达到六西格玛的质量性能,需要一组专门的质量改进方法和统计工具。将这些方法和工具教给一小群称为六西格玛黑带的人,他们全职负责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过程质量。黑带领导跨职能的员工团队(每个人称为六西格玛绿带)来实现过程质量的突破。
六西格玛精英团队确保质量改进项目的重点放在对公司长期的成长和成功影响最大过程上,还通过清除遇到的组织中的障碍来促进改进流程。
六西格玛真正流行并发展,是在通用电气的实践,杰克•韦尔奇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六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等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