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细雨、冬日的严寒挡不住云天化人眉头的喜悦。11月23日,公司合成氨装置成功实现了连续安全稳定运行300天的奋斗目标,也是装置运行史上第55个“百日红”。这是公司全体员工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为云天化40岁生日献上的 一份厚重的贺礼。
此次300天长周期是该套装置运行史上的第5次,而每一次长周期的运行,都离不开原材料的供应保障,离不开工艺人员的精心操作,离不开设备维护人员的细心呵护。在外围经济持续低迷,公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这一个300天长周期的运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合成车间员工黄涛:在过去的300天里,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发现并成功处理了许多隐患,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参加车间的技术安全培训,这些都为合成氨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长周期运行这一目标,车间每月都要组织各类安全生产培训,通过事故模拟演练、技术培训及练兵来提升员工自身事故处理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时,车间还坚持四级巡回检查制,消除隐患、坚持操作前“沉三秒”,杜绝误操作、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等实现装置安稳运行。
与此同时,车间还在加强人力资源效率方面狠下功夫。今年9月,公司对工艺生产的工作模式进行了调整,由“五班倒”改为“四班倒”,作为主要实施对象,车间压力前所未有,车间领导从制定方案、到实施,再跟班与员工谈心、谈工作、谈改革,每一环节都详实充分,确保平稳。
合成车间员工刘刚明:公司倒班方式改变以后,工作压力更大,上班时间更长,但我们合成员工一如既往、全身心的投入本职工作,我们感到很欣慰。
面对由此而衍生出的岗位人员减少、老龄化程度加剧、劳动强度加大等问题,合成车间推出了“主控现场巡检一小时,后备主控上岗三小时”制度,让在岗主控熟悉现场,后备主控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并加快核心人才的培养,持续推行“大岗位”制,车间要求50岁以下员工,在一年之内必需学习并通过第二个工段认证;三是四班倒后,实行岗位月考制,促进员工强化学习,提高对装置的把控能力。同时,在雷雨季节,合成车间还推出“雷雨季节全勤奖”,肯定员工在雷雨期为装置连续安全运转付出的心血。
合成车间副主任胡祥基:包括快锅、空压站、水处理和合成氨装置总共69人,是在全国知晓的同类型化肥装置中人员最少的、最精干的。
装置长周期运行不仅是时间长,而且还要是一个低能耗的长周期。合成氨装置作为运行近四十年的老装置,经过几代人的探索改造,已日臻完善,但创新永无止境,优化工艺操作,降低装置能耗已经成为每位合成人的日常工作。小创新产生大效益,小技改产生大作用,目前正在实施《根据热氨温度调整105-J出口压力降低其蒸汽消耗》方案,一年节省出的中压蒸汽可为公司产生100多万的效益;《利用合成101-JA放空气优化公司仪表空压站运行》的建议,在降低装置消耗的同时,为提高公司仪表空压站运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成车间副主任胡祥基:通过40年的改进和优化,目前这套装置运行、性能比较优良,达到了同类型装置的先进对标值,也就是同行里面比较优良的,运行是排前面的。
正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合成氨装置今年不仅仅实现3个“百日红”的好成绩,还早在10月30日就完成了全年39万吨的生产任务。截止11月23日,装置累计生产合成氨42.8万吨,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的110%。
合成车间胡祥基:我们将继续精心操作,细心维护,把合成氨装置安全稳定运行至大修开始,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目标。
合成车间员工梁勇:我们合成员工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力。
合成车间员工黄涛:曾经的荣誉已成历史,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合成员工会再接再厉,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