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勇往直前 水富合成氨装置实现2015年首个“百日红”
分享:
时间:2015-05-04 浏览:395 投稿:党委工作部 文作者:合成车间 余小英 YTTV 雷忠楷 昝清军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合成车间 余小英 YTTV 雷忠楷 昝清军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阳光明媚的五月,灿烂花儿开满大地,在这样一个喜庆的季节,5月4日,水富云天化合成氨装置迎来2015年首个“百日红”,也是装置投产以来的第五十六个“百日红”。今天这个百日红的实现,既是对合成车间及相关辅助单位工作的肯定,同时也记录着这100个日日夜夜公司干部员工的艰辛和付出。


从细节入手  合成车间以稳定为中心服务生产


    公司无机大修结束后,1月24日12时50分,合成辅锅点火成功,到25日21时16分,合成塔成功产出合成氨,耗时32.5小时,合成氨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创造了新的最短开车记录。


    开车以来,合成车间抓住天然气供应充足的有利时机,深入贯彻“沉三秒”操作理念,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程序,严格执行四级巡回制度,对待装置隐患推行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理机制,及时消除装置隐患。通过开展“建功在企业  和谐促发展 ”劳动竞赛、“百日红”劳动竞赛、“安康杯”劳动竞赛、争创“长周期先锋”等等活动,不断激发员工勇于争先的斗志,调动大家积极性。在过去的100个日日夜夜里,车间员工发现并成功消除了1110-JC多次故障、水力透平机封泄漏、1107-JC机封泄漏、汽包3#安全阀泄漏、鼓风机主油泵出口管接头漏油、1107-F出口二氧化碳管线有裂纹等等设备隐患600余项,其中包括一个B级隐患。面对南排口排污量增大,循环水补水量过大,消耗增多现状,合成车间组织技术力量系统排查,集思广益,准确查找到141-C处地下循环水泄漏点,使得消耗逐步降低,有效降低了公司液氨的生产成本。


坚持技术创新  促进降本增效


    对于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新无止境,合成车间通过制定车间员工创新绩效任务,对骨干、后备技术员、党员安排任务等方式,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让车间全体员工积极行动起来,提高创新意识,活跃创新思维,破解生产难题。从2014年到2015年5月,合成车间共提出66项技改,批准实施29项,其中《关于合成PIC-7增设串级控制系统优化操作的建议》实施投用后,压缩机105J出口压力PIC7将根据109F液氨温度作动态调整,从而减少冰机约2t/h的中压蒸汽消耗,为公司减少100~200万/年的成本,而《利用合成101-JA放空气优化公司仪表空压站的运行》、《合成1106-L、150-J/JA、102-F、1109-L排放管线引至脱盐中和池》等技改项目的实施不仅降低系统能耗,还能大大减轻环保压力,为合成氨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扫除了一个个障碍。合成车间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倡导技术创新理念,将广大员工的劳动智力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突破生产运行瓶颈,使车间生产走上稳产、高产、低耗、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力争实现42万吨年生产计划目标。


多措并举  打造高效团队

    合成车间包括合成氨装置、快锅、空压站、水处理装置总共73人,是在全国知晓的同类型化肥装置中人员最少、最精干的。提升人力资源效率,强化员工个人素质是公司所倡导的用人理念。去年9月,公司对工艺生产的工作模式进行了调整,由“五班倒”改为“四班倒”,工作压力更大,工作时间更长,人少了,工作却没有减少,那么要实现装置的稳定运行,员工素质提升的问题就成为了重点。 


    合成车间在培训模式上,除持续采用车间培训与班组培训相结合、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与高技能技术人员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外,还推出了“主控现场巡检一小时,后备主控上岗三小时”制度,让在岗主控熟悉现场,后备主控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并加快核心人才的培养,持续推行“大岗位”制,车间要求50岁以下员工,在一年之内必需学习并通过第二个工段认证等,促进员工强化业务技能学习,提高对装置的把控能力。同时,利用节假日、恶劣天气中夜班实行领导和技术管理人员值班制度,有效缓解人员不足压力。在雷雨季节,还推出“雷雨季节全勤奖”,肯定员工在雷雨期为装置连续安全运行付出的心血。


    成绩的取得不仅仅属于合成车间,是全公司上下团结一心、全力协作的成果。“百日红”不是日期的变更,更不是数字的简单叠加,而是全体员工一次次攻坚克难的历史记录。2015年5月4日,是一个载入云天化历史的光荣时刻,又是一个新征程的起点,水富云天化全体员工将以此为契机,立足岗位、勇往直前、克服困难,保证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为公司年度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