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大修结束后,合成、尿素装置一度面临着停工待料、设备故障等诸多困难,生产形势相当严峻。在压力面前,两大车间在公司的统一协调和调度下,利用外部难得好转的供气形势,积极从内部挖潜,使生产装置重新回到了优化运行的状态,年生产任务有望在未来60天内得以实现。
大修结束后,由于天然气供应十分紧张,合成、尿素装置在开车不足24小时后被迫停下,全系统作停工待料处理。等气,成了最无奈的选择。五天以后恢复供气,但装置在提升负荷的过程中又面临设备故障再次停车,而此时已经是今年第四季度,有效生产时间已经不多,离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压力,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
怎样化解危机?对云天化人而言,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公司领导积极努力的协调下,天然气进入到10月中旬以后有所好转,两大车间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积极从内部挖潜,从细节做起,逐步消除制约生产的不利因素,使装置艰难地回到了正常生产的轨道。
总结经验,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这几个词可以说是合成、尿素从今年一波三折的生产形势上学到的宝贵经验,也是两大车间从生产中经历的阵痛里悟出的道理。为了杜绝人为因素影响给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两大车间在长期开展劳动竞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沉三秒”活动,加大巡检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了许多威胁装置正常生产的隐患,将事故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在稳定生产上取得了实效。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两个车间截止到11月1日,共生产合成氨372919吨和尿素582419吨,均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的81%。在最后60天的有效生产时间里,合成每天必须完成1453吨、尿素每天2293吨的产量,才能全面完成48万吨合成氨和72万吨尿素的全年任务。而目前两套装置的能耗、运行工况已经达到了优化状态,日产量分别为1510吨和2400吨,均超出生产任务所需的最低产量指标。
两个车间负责人均表示,目前车间内部情况稳定,员工士气高涨,只要供气形势稳定,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