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云在公司第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分享:
时间:2006-11-21 浏览:270 投稿:null 文作者: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站在新起点  把握新机遇  促进新发展
    为实现公司在“十一五”期间新的更大发展而努力奋斗
                  (2006年11月21日)

各位代表:
   中国共产党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国家“十一五”规划,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在公司上下奋力推进2006-2010年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企业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胜利召开了!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公司党委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明确奋斗目标,部署今后几年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公司第二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按照集团党委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发展兴企的第一要务,动员全体员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实现公司在“十一五”期间新的更大发展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代表们审议。

                     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
   2001年10月30日,公司召开了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五年来,在集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把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作为党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基本思路,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发挥了企业党组织坚强的政治核心作用,营造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五年来,公司党委始终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并带领全体员工,稳定生产,创新经营,强化管理,共促发展,积极推进公司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实现了企业发展和企业党建的双向促进和良性循环,圆满完成了公司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公司在“十一五”期间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公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
   五年来,公司生产经营形势喜人。公司在2001年党代会上提出“到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超22亿元,利润总额在2001年基础上翻一番,使公司综合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奋斗目标。五年来,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发展兴企第一要务,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统一思想,鼓舞干劲,稳定队伍,凝聚人心,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员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强化生产管理,优化工艺操作,确保了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创造了合成氨装置8个百日红,尿素装置6个百日红的优异成绩。特别是在2005年12月15日,合成氨、尿素装置同时安全连续运行350天,打破了同类型装置同时连续运行的世界纪录!同时,公司有机产品和玻璃纤维也不断达标达产,产能由少到多,产业由弱到强,成功实现了从化肥到化工、新材料领域的拓展,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公司坚持“规范、诚信、透明、双赢”的营销理念,抓住行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构建企业自己的营销网络体系。2004年10月,公司控股设立了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天盟农资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开创了公司产品销售的新局面。五年来,公司主要产品产量和销售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经济效益逐年攀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05年,公司总资产达62.91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228%;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6.76亿元,比2001年增长202%;实现利润总额7.91亿元,比2001年增长332%。

   五年来,企业技术创新成效明显。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重要手段,积极追求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切实抓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致力于对引进装置和其他生产装置的改造创新。公司坚持每年4月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组织进行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对技术创新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针对公司生产技术管理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专业讨论,积极倡导和鼓励技术创新。2002年,公司对合成氨、尿素装置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增产技术改造,在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改造后的合成氨装置生产能力达到日产1500吨,尿素装置生产能力达到日产2300吨,规模效益显著。同时,公司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及时提出攻关课题,持续优化和改进工艺生产,积极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年来,企业基础管理持续加强。公司始终坚持“严格、认真、精细、管活”的管理理念,严格管理,持续改进,积极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成功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0012计量检测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国家认证。2005年又全面完成了“四标合一”程序文件的整合,顺利通过了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现场审核,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公司在2004年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建立了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公司考评体系的初步整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公司管理信息化工程在完成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和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适时启动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和财务整合等三个信息化项目,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和设备管理信息化项目已按期上线运行,公司信息化管理取得新突破。

   同时,结合“先教”活动和“云岭先锋”工程建设的需要,公司党委及时组织修订了《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和《党员考核办法》,并将原有管理考核内容与“云岭先锋”工程“五好五带头”总目标相结合,完成了党群管理标准的全面清理和增补修订,做到了党建管理的与时俱进。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的实施,参与组织制定了《公司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公司中级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公司中级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办法》等管理标准。严谨科学的制度建设,促进了公司管理的持续优化。

   五年来,企业改革发展稳步推进。按照“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建设队伍,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公司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劳动用工聘任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建立了竞争上岗、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用工机制,开辟了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三个人才成长的通道,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展示才能的舞台。近年来,公司加大了薪酬分配的改革力度,在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系统诊断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薪酬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为核心的两个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此外,按照“分步进行、稳步推进、逐步到位”的工作原则,公司医保工作全面实施,公司社会职能改革顺利推进。

   发展方面,按照集团制定的“以肥为主,相关多元”整体战略,公司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制订了《公司2006-2010年发展规划》。目前,公司发展思路清晰,工作目标明确:公司年产2万吨聚甲醛装置和年产10万吨甲醛装置已经建成投产,甲醇“三改六”工程正在进行,重庆玻纤产能扩张进展顺利,天安化工年产50万吨合成氨项目积极推进,重庆长寿年产6万吨聚甲醛项目和青海西宁复合肥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启动。此外,公司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的聚甲醛产品改性合作研究。同时,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公司正积极开展对昭通煤炭资源的调研。

   五年来,企业对外投资和资本运作成效显著。公司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机遇,通过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以低融资成本扩大规模,实现了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4月,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顺利完成。截止2006年9月,云化转债已有99.74%转为公司股份,公司债转股情况良好。同时,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呈现健康发展态势: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继续提高玻纤生产能力,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2005年被评为“重庆工业50强”、“重庆市十佳外商投资企业”。2005年8月,重庆玻纤无捻粗纱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昭通天合公司继续加强生产管理,努力提高装置开车率,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公司基础管理日趋正常、规范;天盟农资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从2005年正式运营以来,积极巩固、开拓产品市场,加大外采力度,整合产品资源,依托“云天化”和“金沙江”两个品牌资源,逐步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培育和打造“天盟”新品牌,成为集采购配送、直营连锁、特许连锁等形式为一体的化工产品营销网络,开创了公司产品销售的新局面。

二、全面开展“先教”活动,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公司党建工作持续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按照集团党委的统一部署,公司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持续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有效发挥了企业党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公司的全面和谐发展。2005年3月,公司被云南省委评为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单位。

(一)全面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7月20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