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鳖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鳖类,背甲可达1.5米,体重超过100公斤,寿命可达百年以上。外形特征包括橄榄绿色的背甲、黄白色腹甲以及头部显著的黄色斑纹。这一物种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红河流域以及越南的湖泊中,甚至在《西游记》中被描述为驮唐僧渡河的巨龟原型,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神话象征。
然而,由于长期分类学争议,斑鳖的保护工作严重滞后。历史上,它常被误认为中华鳖或鼋,导致种群数量在未被充分认知前已急剧下降。截至2025年4月,全球已知存活的斑鳖仅剩两只雄性个体:一只在中国苏州动物园,另一只在越南宣汉湖。这一濒危局面源于多重打击,并且自然繁殖几无可能,最后一只雌性斑鳖于2023年在越南死亡,此前中国苏州的雌性个体“湘湘”也于2019年因人工授精手术失败去世。
尽管形势严峻,国际社会仍未放弃拯救斑鳖。亚洲龟鳖计划(ATP)等组织在越南红河流域持续搜寻潜在野生个体,并通过环境基因分析扩大调查范围。科学家已测序斑鳖基因组,为克隆或基因编辑提供基础,冷冻保存的雌性器官可能成为未来繁殖的关键。
这一物种的命运折射出保护工作的复杂性:需平衡即时抢救与长期生态修复,更需全球协作与文化认知的改变。正如生物学家解焱所言:“保护斑鳖不仅是为了一个物种,更是为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