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运维钳工技能竞赛火热开赛
分享:
时间:2025-04-16 浏览:21 投稿:装备运维中心 文作者:唐凤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唐凤 图作者二:陈平 图作者三:

近日,装备运维来自金加工、管铆、检修一班、检修二班的30余名钳工齐聚检修一、二班钳工操作台两赛区,展开了一场长达240分钟的燕尾镶配件加工较量。这场以“精度0.02毫米、粗糙度Ra6.3”为硬指标的技能竞赛,不仅考验选手的工艺设计与实操能力,更成为新老工匠传承技艺、淬炼匠心的实战舞台。



随着裁判宣读完比赛规则,大家纷纷投入比赛,全场此起彼伏响起了金属刮削声。老钳工邓安全半蹲在工作台前,左手拇指紧扣工件边缘,右手执平锉匀速推拉。他面前的加工件已初现燕尾轮廓,每锉十下用千分尺检测一次,汗水在深蓝色工装背后一开始晕开点点痕迹。



另一赛区,青年员工周勇正在进行工件划线,豆大的汗珠和专注的眼神中透露出“毫厘绘山河、点阵定乾坤”的气势和决心。他将工件夹持在虎钳台上,拇指轻抚过表面氧化层,指腹传来的细微起伏让他皱了皱眉,取下工件、旋开高度尺锁紧钮,将游标卡爪悬停燕尾槽的高度坐标距平台60.04毫米处,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开始流淌。  

 


赛场上,老工匠的沉稳与青年员工的锐意碰撞出别样火花。陈远杰在粗加工阶段刻意预留0.01毫米余量,最后用油石精修,再现传统“留半刀”绝技;三坐标测量仪前,胡关华紧盯数据,0.02毫米误差相当于发丝四分之一,既要控制尺寸链,还需保证装配松紧度;朱兴龙采用“先钻孔后倒角”工序,以降低毛刺产生概率。随着时间逼近终点,锉刀与工件的摩擦声愈发急促,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四个小时的精心雕琢,一件件加工件如工艺品呈现在评委面前,但在严苛的竞赛规则下,数据成为最为准确的评判标准。一场酣畅淋漓的钳工竞赛在钢火淬炼中圆满落幕。


据悉,接下来,晋级的选手将投入密集训练,以备战4月下旬更高难度的集团钳工职业技能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