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我们更应积极行动起来,将安全意识深植心间,查找并消除身边的安全隐患。
安全是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发展,更无法维护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安全生产,减少或防止事故的发生,不仅是新的安全生产法赋予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然而,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面对一个个惨痛的教训,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居安思危,从细节入手,不放过任何一丝安全隐患,拒绝一切违章作业,真正做到安全零容忍。
“人人讲安全”意味着安全生产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些人的专属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当具备安全意识,将安全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企业的员工到社区的居民,从学校的师生到公共场所的访客,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安全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通过专题讲座、线上学习、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安全第一”的广泛共识,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
安全隐患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杀手”,随时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忽略一些身边的安全隐患,如电线老化、消防通道堵塞、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当等,这些隐患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因此,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
在家庭中,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安全,教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燃气等,避免发生触电、火灾等事故。电动车使用者要遵守“七不”原则,不违规充电、不进楼入户等,守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同时,我们要牢记安全用气九提示,警惕身边常见的火灾隐患,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燃气管道等,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在工作场所,企业要全面辨识评估管控风险,防范风险升级演变为事故隐患。从细节入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角落。员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 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例如,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发生;危化企业要做好风险防范应对,矿山企业要进行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在公共场所,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如发现消防设施损坏、电梯运行异常等情况,要及时通知管理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个个会应急”同样重要。我们要学习并掌握十大应急常识,包括交通安全常识、地震常识、暴雨洪涝常识、雷电常识、燃气安全常识、火灾逃生常识、电动自行车安全常识、防溺水常识、家电安全常识和电梯安全常识等。只有具备了应急能力,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才能冷静应对,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需要我们全面辨识评估管控风险,防范风险升级演变为事故隐患,真正把隐患克服在萌芽状态,将事故消灭在初始之时。我们要树立安全生产方面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