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早八-晚八”,接班前的第一件事不是开阀门,而是拿上安全帽再摸摸安全帽下的汗带——每次安全培训都会讲讲“三点式下颚带必须扣紧”。走进气化装置区,那压力表的红针稳稳停在绿色区域,但我还是会弯腰看看法兰连接处:螺栓有没有松动?垫片有没有渗液?装置中是否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每轮班的巡检以及交班时说道装置一切正常,可接班的巡检都得像第一次上岗那样较真。
继续沿着巡检路线从十五楼往下,眼睛像扫描仪般不放过任何细节。保温层下是否藏着泄漏的水珠?设备焊缝处有无细微裂痕?竖起那灵动的耳朵听框架的轰鸣声中是否存在设备机泵的异响。哪怕听到泵运行声音异常、压力值波动0.01MPa,温度偏差1℃,都要立即追溯源头,就为排查隐患的苗头,极力把它扼杀在哪源头。
经过一小时的全框架以及全装置巡检即将结束,走到一楼打开防火门,那挣脱管道束缚的灰向你扑面而来,此时顺着灰来的风向排查确认,最终锁定在V1508底部输灰管线弯头处管道磨穿。立即向班长汇报,主控人员停止输灰操作,现场人员设置警戒区域,联系维修人员处理。从发现异常到完成隔离,都衔接的恰到好处,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包扎或者焊接。
夜幕降临时,装置区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结束一天的巡检,沉重安全帽一直守护你的安全,工作服的反光条在路灯下闪烁,虽然疲惫,但想到排查出的每一个安全隐患都被及时消除,拧好了每一颗松动的“安全螺丝”内心满是踏实。因为深知,在安全生产这场持久战里,只有用最严苛的标准守住安全防线,才能守护装置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