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化语】第三十二期 别拿通报不当回事
分享:
时间:2025-10-31 浏览:74 投稿:党政工作部 文作者:杨云飞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杨云飞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每到节假日,纪检监察机关都要通报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在一些人看来,这已经是惯例了,于是见怪不怪;也有一些人只是抱着“看新鲜”“听故事”的心态浏览,看完便抛之脑后,甚至觉得通报里的人和事离自己太远,与己无关。这种“拿通报不当回事”的态度,实则是对纪律警示的漠视,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别拿通报不当回事,因为它从不是“他人的故事”,而是身边的“警示镜”。有人认为,通报里多是位高权重的官员,自己只是普通员工,手中没多少权力,违纪违法轮不到自己。可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通报的案例中,既有厅级干部利用职权谋私,也有基层人员的“微腐败”行为。这些案例中的当事人,曾经也和许多人一样,是基层岗位上的普通一员,他们的堕落,往往始于一次看似不起眼的“人情往来”、一笔数额不大的“感谢费”。若总是觉得通报与自己无关,忽视其中的警示,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踏入违纪的“陷阱”。


通报的价值,不仅在于曝光违纪事实,更在于“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若只是把通报当作“一次性阅读材料”,不从中汲取教训、反思自身,就无法真正建立起抵御风险的“防护盾”,在诱惑面前难免会迷失方向。


每一份通报里的案例,都是对纪律的重申;每一次通报的发布,都是对廉洁的呼唤。别拿通报不当回事,要学会对照案例查自身风险,对照纪法明行为边界,对照整改强自律意识。只有真正把通报放在心上、引以为戒,才能在工作中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让自己始终行走在廉洁从业的正道上,让纪律的警钟长鸣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