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甲醇装置大修的战场上,有一支肩跨黄布包,手持测报仪的“特种部队”——质检分析团队,她们以日均400+项检测数据编织成安全防护网,以小数点后一位数的精度为进入装置受限或者动火的大修人精准测定,成为大修安全控制的隐形守护者。
7点40动火分析室内,身着金装的便携式测爆仪在晨光中苏醒,第一个到达分析室的毅哥逐一检查着测爆仪、长杆采样器、过滤头的状态,手指抚过每一处接口,像是跟它们对话,谢谢这些忠实的伙伴,在装置现场的灰尘中依然能够精准测定。这时交接班的电话铃声响起,毅哥调度员的身份上线……
“香蕉,你去煤气化框架八楼做受限分析,”
“小何,你去甲醇合成塔塔顶”
“赵娟,你去精脱硫,需要爬高,带上安全带”
早班8人正同步对几十处动火点和受限空间展开测定,长杆采样器探入黑暗的受限空间,等待1-2分钟的检测,显示屏上O2数值稳稳的显示20.7%,测爆仪对准动火地点检测,LEL%<0.5。此时的分析员就像“安全哨兵”,用数据为大修拉开序幕!
分析人员穿梭在装置的各个角落,身影镶嵌在装置的褶皱里,像一串流动的坐标点,在塔顶、在框架、在装置走廊、在煤库……
煤气化框架八楼A3人孔内部连续作业,两小时一次的受限空间分析,小芸接到调度指令,三步并作两步的爬着楼梯到达八楼,将长杆深入人孔内部,此时仪器的蜂鸣声连续作响,CO数值在仪器显示屏上疯狂攀爬——30ppm、45ppm、90ppm,小芸猛的蹲下去,立即将里面的作业人员喊了出来。
那些看似寻常的环境分析,常被当做动火作业里的白开水——直到那天下午我接到煤贮运的动火分析,刚到作业环境处,CO数值突然在显示屏上跳舞,像保温杯里那猝不及防沸腾的平静水面,我惊觉,这个地方不可能有CO,怎么数值一直往上报警,我退出作业地点直到仪器报警消除,再一次靠近动火环境处,仔细观察才发现是现场乙炔瓶漏气,越靠近气瓶,数值越高(乙炔为可燃气体,仪器CO也会有响应),于是立刻和作业人员沟通喊他们处理漏气气瓶。原来其实不存在寻常动火点,再寻常也可能藏着变脸的戏法。
看不见的防线,看得见的担当!大修 5000多项分析检测数据——这组数据背后,是质检分析用专业、坚守和细心织成的生命防护网,她们不是大修舞台上的主角,却是安全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定音锤。她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数据诠释使命,守护着装置大修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