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机修维护队伍参与天安装置大修
分享:
时间:2016-07-27 浏览:285 投稿:党委工作部 文作者:文/图 曾向峰 徐声凯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文/图 曾向峰 徐声凯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6月的水富云天化又如期进入了酷暑桑拿天,对生产维护带来巨大挑战。制醇刚结束了一次事故停车抢修。机修人在维护好本部生产装置的同时,为“检修资源整合利用,外出锻炼队伍”的目的组建了一支由27名精兵强将组织的检修队伍,再一次踏上了天安大修的征程。

    本次大修为节约成本,他们选择了包客车前往作为交通工具。2016年6月15日,夜色茫茫,满脸疲惫的云天化检修队员,在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抵达草铺镇--天安化工所在地。天安公司浓浓的大修氛围铺面而来,这种场面既陌生而又熟悉!机修车间27名检修队的同志们知道,从明天开始,将有一场硬仗。水富云天化支援昆明天安化工大型检修任务的故事,从此刻悄然拉开了序幕。

                    争分夺秒,克服重重困难   埋头苦干,笑迎大修艰辛
    2016年6月21日,晚上8点30分,贾晓东,这个机修车间最年轻的22岁小伙子,爬进气化炉,开始了今天的夜间作业。天安化工六月份这次大修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为保障质量,按计划完成支援任务,队员们实行24小时连续作战,争分夺秒。在贾晓东之前,已经有3名队员连续奋战了12个小时。贾晓东说,为了节约时间,晚饭一般是在气化炉边啃啃干粮,又回去接着作业。

    在为响应股份公司“检修协作”的号召,水富云天化克服了自身人员调离的困难,派送了这27名“战士”出征天安。同样是承担植锚固任务的狄光武,是出征队伍的年纪最大的“战士”。53岁的他刚刚结束作业,顶着满脸的粉尘,像从黑炭里爬过一样,被同事戏称狄包公。气化炉空间密闭,除了面临窒息、中毒等危险,大量粉尘污染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是“战士”们不得不克服的困难。十几个小时下来,汗水和粉尘早已在脸上纵横交错。
    倒班的工作结束了,被几个粉尘包裹的“战士”互相打趣着,没有抱怨,慢慢走出作业地,三人的笑声荡漾开来,随即便淹没在隆隆机器声中
 
    与此同时,还有21名“战士”在不同的“战场”忙碌着:天安化工六月份大修任务这次任务涉及密封面光刀、气化炉值钉、压缩机大修、安全阀维修、电机维修等工作。他们的身影,虽然隐没在雨夜中,但他们的故事仍然在继续:每一个云天化人都在用最平凡的工作诠释着坚守与忠诚。

                              在合作中提升,在交流中共进
    团结就是力量,交流是团结的前提。7月6日,当完满完成任务的同志们踏上归程时,除了喜悦,还有一份成长与领悟。

    “每一次外出检修,都是提升团队合作的好机会,天安检修对我们机修合并之后,内部队员之间的协作能力,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提升。”一名参与检修的“战士”如是说道。

    合成压缩机检修和天安“三合一”装置检修是这次检修任务中与天安化工共同完成的两项任务。天安“三合一”装置非常关键,也是此次大修的关键项目。为按计划顺利完成,小组统筹协作,不抱怨,听指挥,与天安化工的人员一起,共同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合成压缩机的检修工程中,103J回装干气密封时一弹簧裸露,若没有及时发现,则会密封失败,造成不能顺利开车。水富检修队员王春强及时发现,并与天安的人员及时沟通,避免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工作效率。

    几天的工作中,两方工作人员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各自的工作模式与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工作的。”这是王春强自谦的话,也是27名队员在工作中恳切的工作态度。

    机修队员们不仅对外加强学习,对内更是积极沟通。交流气化炉的施工任务多,牵涉到很多交叉作业,施工空间有限,其中水富云天化承担的植锚固任务,既不能影响其他施工作业,也需要队员有效配合。队员们员加强沟通协调、齐心协力,按时完成任务。

    六月的昆明,正处在多雨的季节。天公不作美,师傅们也是常常冒着大雨在现场施工。光刀要一次完成,不能中断,否则又得从头开始。因此突然的大雨也只能被忘记。

     面对大雨,师傅们坚持在雨中完成光刀密封面作业。
 
     面对重任,师傅们选择的是风雨无阻,全身心投入。

     面对困难,机修车间的队友们选择的是迎难而上。

     就这样,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他们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后记:7月9日在结束检修之后,昭通盐津段高速公路遭受强大山洪泥石流被严重损毁,阻断检修队伍回家之路,他们辗转回程,已经顺利回家,而另一支维修队伍正在金新化工激战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