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2005-12-01
浏览:277
投稿:null
文作者:YTTV 宋伟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YTTV 宋伟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纵观云天化30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唱大戏的今天,在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中,云天化人始终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勇立潮头,大胆创新,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企业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云天化的成长和发展,和国家的改革进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1977年底,云天化建成投产后,很快就由试生产转入正式生产,如何用好、管好这套进口装置,保证装置“安稳长满优” 运行,是云天化当时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个阶段,云天化主要以消化、吸收、掌握国外引进装置技术及操作工艺,全力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为目标,认真组织生产。为此云天化在加强职工技术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装置运行率,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不但尿素产品首获国家质量金牌,而且连续几年迈上省一级先进企业和国家二级企业的台阶,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80年代中后期,国内工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合资、外资企业开始在国内蓬勃兴起,打开国门的同时也带进来许多先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云天化原有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再具备,与此同时,天然气供气紧张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严重制约了云天化的发展。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响应国家深化企业改革的政策,云天化明确提出了密切跟踪国内外化肥生产先进技术,保持技术领先的指导思想,狠抓技术改造,在国内首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装置进行了第一次6项节能改造,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云天化在业内始终保持着高起点的发展态势。
90年代前五年,正值国家“八五”期间。这一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云天化的外部环境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天然气供求关系日趋紧张、一直不成问题的铁路运力变得严峻、持续多年的尿素旺销势头受到挑战,市场对企业的影响趋于明显化。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和企业的现实情况迫使云天化重新确立发展思路,下大力气抓好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成为了云天化的中心工作。为此,云天化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管理制度,狠抓技术改造,通过1994年进行的第二次节能增产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能耗,有效地缓解了供气矛盾,并把争创“百日红”作为企业上下共同努力的方向,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了齐心协力共创“百日红”的强大合力,使生产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
与此同时,云天化还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发展的新亮点,在“以肥为本,多种经营”的思路下,陆续兴办了一些系列企业和项目,在谋求向外发展的同时开始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探索过程。1996年12月,甲醇、甲醛、脲醛三套有机装置相继建成投产,标志着云天化实现了从化肥生产到化工生产的历史性转变。2000年云天化打破技术封锁,从波兰引进的万吨级聚甲醛装置投产,填补了国内聚甲醛生产的空白。1999年7月云天化出资收购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70%的股权,正式进军新材料产业。
1994年11月,中央召开全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国民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变的速度愈加激烈。1996年,省政府把云天化列为省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1997年3月18日,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集团公司独家发起并以社会募集方式组建了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1亿股"云天化"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至此,云天化正式迈入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运营为重点来发展壮大企业的快车道。2000年8月,云天化集团总部搬迁至昆明,水富基地也真正成为了云天化的生产中心、质量中心和利润中心。
处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中,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是空前的。为了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在重新分析了市场的需求亮点和趋势,审视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后,企业在“以肥为主,相关多元”总战略的构架下,对自身发展重新进行了思考和定位。一个集化肥生产、有机化工、玻纤新材料为一体的三轮发展新格局开始形成。
化肥方面,“金沙江”牌尿素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具备品牌效应,公司决定在不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化肥生产规模。2002年公司以总投资3.4亿元的大规模投入进行史无前例的第三次合成氨、尿素节能增产技术改造,这次改造将合成氨、尿素装置产能发挥到了极致,年产量分别达到了50万吨和80万吨。同时,为了突破天然气能源供应紧张的限制,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技术资金优势,公司在昆明安宁再度兴建一套年产50万吨合成氨项目,真正使化肥产业做到规模经济。
有机化工方面,公司在原有的3万吨甲醇、6.6万吨甲醛、1万吨季戊四醇、1万吨聚甲醛的基础上,分别从2003年和2004年开始兴建第二套2万吨聚甲醛和10万吨甲醛项目,公司有机化工生产达到了一定规模,这也将成为公司发展中的新的效益增长点。
由于玻纤新材料在市场上的热销,2001年云天化再度加大投入,5月17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玻纤生产线投产,同时天维新材料公司年产3万吨玻纤生产线也正式开工,目前,重庆玻纤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三大玻纤生产基地之一,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近年来,云天化除了广泛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外,还通过资本运作,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先后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复混肥;控股设立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云南天盟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形成了集采购配送、直营连锁、特许连锁等形式为一体的化肥产品营销网络,为公司产品销售开创了新的局面。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在几代云天化人精心的浇灌和培育下,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产业链发展为方向,三大版块齐步走”,集化肥、有机化工及新材料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型高成长的上市公司。
三十载春华秋实,三十年辛勤耕耘。云天化从襁褓走向成熟,从嬴弱变得强大,正是云天化人高瞻远瞩的战略举措的验证,正是云天化人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云天化人正以率先之志、创新之策、务实之风,在走向辉煌的征途上,迈出更加豪迈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