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综述:实践科学管理新理念 铸造化工行业里程碑
分享:
时间:2005-12-15 浏览:276 投稿:null 文作者:YTTV 赵晓梅 宋伟 杨孟达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YTTV 赵晓梅 宋伟 杨孟达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2005年12月12日,一个特大喜讯弥散在公司的每一个角落里:这一天,公司合成氨、尿素装置双双连续运行达346天,一举刷新了同类型装置同时连续运行的世界纪录,成为了长周期竞赛中的“长跑冠军”。自强不息的云天化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再次奏响了发展的时代强音。

    当31年前,在一个仅有3平方公里的乱石荒滩上崛起一座名叫“云天化”的化工城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31年后的今天,一项开创中国乃至世界化工里程碑的新纪录会是在这样一个甚至在中国版图里也难寻踪迹的地方诞生。
  
    成功的背后总隐含着其偶然与必然。偶然犹如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必然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要功到,自然会成。在公司合成氨、尿素装置创造了同类型装置同时连续运行的世界纪录之后,再来回顾这段艰辛的风雨历程,不得不说世界纪录的诞生是公司以生产管理为重点,以“百日红”活动为载体,狠抓装置 “安、稳、长、满、优”运行的必然结果。
    
    合成、尿素装置在经过2002年的成功技改后,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消化、吸收、总结、提高”,公司上下掀起了学习新技术的热潮。在战胜了技改初期的阵痛后,睿智的云天化人很快就将改造后的设备驾御起来得心应手,并于2004年首创一年内两套装置同时实现两个“200天”的历史纪录,公司效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大家还在感受胜利喜悦的同时,“生产效益年”的命名,无疑使广大员工对2005年有了更多的憧憬。

    追求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是大化肥生产企业实现产能和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伴随着2005年元旦机泵的第一声轰鸣,合成氨、尿素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一项世界纪录的计时器也就此开启。然而,冲刺世界纪录的征途注定是布满荆棘的,要让这样一个由1800多台设备、37000多米管道、9万多个密封点组成的庞大生产系统不间断一秒钟安全长周期运行,其难度可想而知。

    4月23日,尿素压缩机防喘振控制器UIC-2突然事故报警,控制面板数据全部消失;6月30日,合成103-J调速系统故障,尿素装置主蒸汽压力和二氧化碳负荷突然大幅下降,工艺系统大幅波动;12月4日,合成103―J减压阀出现故障,PIC-12DCS调节失控,合成系统面临停车的危险……一次次突如其来的设备故障考验着云天化人。所幸的是,训练有素的公司员工,胸有成竹、临危不惧、反应机敏、操作得当,危难之处大显身手,用精湛的技艺确保了装置的安稳运行。

    为了实现长周期运行的目标,公司上下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管是主要生产车间,还是辅助车间,不管是职能管理部门,还是后勤服务单位,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把工作做实做细,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责。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踏出了坚实的足迹,创造出新的奇迹和辉煌。

    在公司生产中,还有一种能源是必须但又不为我们控制的,那就是天然气。供气问题虽然是制约我们的瓶颈,但在计划的用气量内,尽量地用好用活气,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在这一点上,公司员工想尽办法尽量控制好工艺工况,尽最大可能优化工艺操作,降低消耗使一方气发挥两方气的作用。另外,公司也不断加强与供气部门的协调,积极寻求外部支持。使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有了切实的原料保障。

    在历经春夏秋冬、风雨轮回、严寒与酷暑之后,汗水终于浇灌出了胜利的果实。4月10日,两大装置双双实现今年首个“百日红”;7月19日,双双实现200天;10月27日,两套装置再次在同一天创造连续运行300天的国内新纪录。惊喜仍在不断产生,纪录还在不断刷新。12月12日,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云天化,合成氨、尿素装置连续运行达346天,成功刷新了同类型装置同时连续运行的世界纪录,成为了长周期竞赛中的“长跑冠军”,合成氨、尿素产量分别达506584吨和786937吨,双双超过最大设计生产能力,为“生产效益年”锦上添花。

    在生产运行全面飘红的同时,公司经营业绩也一路凯歌,利润总和已经突破去年同期水平,再创历史新高。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是属于所有云天化人的,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它必将永远铭记于每个云天人的心中,镌刻于中国化工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