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载坚守如初:一位老党员在大修现场的坚守与奉献
分享:
时间:2025-09-05 浏览:120 投稿:装备运维中心 文作者:唐凤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吴茜 图作者二:唐凤 图作者三:

清晨6:50,当初升的朝阳还未完全照亮滇东北的连绵群山,水富云天化大修现场却早已苏醒。一个活跃挺拔的身影准时活跃在化肥装置大修现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深夜10:00,当万家灯火渐次熄灭,他依然手持电筒,仔细查验着最后一批脚手架的安全状况。这是装备运维黄兴有,一位工龄37年、党龄25年的老党员在大修期间平常的一天。


 

精于工:三十七载经验的精准预判


"大修如大战,粮草需先行。"这是黄师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早在8月26日大修正式开始前,这位老党员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他深知,一场涉及几百人的检修攻坚战,胜负往往在正式开工前就能以辨方向。为此,他提前一周安排架子工进场,精心筹划每一项准备工作。


从接到大修通知起,他立即组织申报了保温、防腐、自攻螺丝、脚手架用铅丝、压缩机抹面用高温水泥等各类物资,确保每个检修环节都有充足的"弹药"供应。


"这些枕木和垫木,很多人觉得是小事,但关键时刻能决定检修进度。"指着整齐码放的150根枕木和120块斜垫木,黄师傅谈到。面对大修中最大量的脚手架需求,他统筹的44000米脚手架钢管,能够从水富铺到昭通。每一个扣件、每一根管材都在他的脑海中形成立体图纸,确保在需要时能第一时间调配到位。


这些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不仅体现了他37年工作经验积累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一名老党员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正如企业所强调的"敢为人先"精神,他始终保持着"赶前抓早"的工作作风,为决胜18天大修攻坚赢得宝贵时间。


匠于心:匠心织就安全防护网


当大修的号角正式吹响,这位老党员化身"现场铁人",将办公室搬到了检修现场。每天工作近15小时,足迹遍布大修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检修现场的移动"安全哨所"。


负责承包商管理的他,每天定时定点参与到各承包商的班前早会,对各承包商负责人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带领团队参与外来施工人员门禁录入700余人次,这一数字相当于一个车间常驻员工数的7倍,有效保证了外来施工力量有序融入大修,避免了因人员管理混乱导致的效率损失。


现场作业管理中,他发现尿素一楼一机组检修脚手架的搭设存在隐患,立即叫来施工人员整改。"安全不是儿戏,差一个扣件都不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大修仅进行三分之一,他每天坚持对现场卫生、工机具、施工人员安全行为进行检查,累计验收挂牌脚手架300余组,检查600余组架子搭设作业点。在检查中,发现40余项安全隐患,并严格紧盯整改进度,为大修构筑起登高作业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品于行:攻坚克难显担当


最艰难的考验来自合成1107jc基础施工。长5米、宽2米、深1.2米的基础施工中,因置换和电机拆除等其他因素,工期落后。黄师傅带领施工团队连续作业,加班加点守在施工现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个设备关系到整个合成工段的运行,必须万无一失。"他说。最终,他们硬是将延误的工期全部抢回。


大修中的关键设备清洗,他带领团队高效完成了合成、尿素装置24台换热器设备的清洗工作以及凉水塔清扫工作。这些设备如同化工装置的"肾脏",其清洁程度直接关系到装置重启后的运行效率。同时,他还组织协调了所有施工现场的保温、保冷拆除及恢复工作,确保装置在检修后能够"穿好衣服"迎接新一轮生产。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完成了吊车、叉车、货车等各类车辆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坚持"故障不过夜"的原则,确保了大修期间所有车辆的顺畅运行,为现场吊装及转运提供了坚实保障。


传承致远:初心不改写忠诚


从19岁那年踏入云天化开始,他将人生最美好的37年时光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将自己的命运与公司紧紧相连,亲历了企业的一次次技术改造与发展跨越。如今,虽已年近花甲,却依然保持着当年那份激情与干劲。


37年工龄、25年党龄,这两个数字背后是一位老云天化人对企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立根大地,志搏云天",这既是云天化企业的精神写照,也是这位37年老员工的人生缩影。在水富云天化这片热土上,正是有无数像他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书写着企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他们的故事或许不会像舞台闪光灯下那般耀眼夺目,但这份执着与不凡已深深镌刻在企业发展的年轮中,成为"爱岗敬业"最生动的注释。如那历经近50年风雨依然焕发生机的合成氨装置一样,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着新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