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妈:
夜班结束,天快亮了。 坐在巡检室窗边,看着窗外塔器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清晰。离家一年,从校园走进这片充满秩序与力量的土地,许多个这样的黎明,忙完手头的活儿,看着天色一点点亮起来,心里头就特别想你们。今天也是,突然有很多话想跟你们说说。
这份工作,筋骨分明。攀爬几十米高的框架是每日功课,高处视野开阔,但也要求脚步稳健、时刻专注;工装安全帽是焊在身上的屏障,安全有保障,却也闷得汗水浸透衣背;人脸门禁横在核心装置区前,分隔着生产与生活,也守护着一方安稳;年度高产的数字背后,是倒班表上昼夜切换的刻度。
但现在,一年过去,感觉不太一样了。不是不怕累,而是在这片冷冰冰的铁家伙身边,我看到了些不一样的东西,像光一样,照进了心里,让我觉得这份工作好像不只是干活那么简单了。
你们总叮嘱我“跟对人、学好样”。这话,如今品来,滋味深长。
我看到了“根”的样子。 班里的自师傅,干了快三十年了!一套装置,从巴掌大到现在这般规模,每一根管线、每一道阀门,都像长在他手上。带我们这些毛头小子时,那份耐心,让人动容。有次大修催化剂装填,塔里又热又憋闷,我们轮番出来透气,他套上厚厚的蛙服就钻了进去。等了好久,他出来时,头发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头皮上,一绺一绺的,脸上黑一道白一道。抓起水壶猛灌几口,摆摆手:“西南角那片没瞅清,得再捋一遍。”爸妈,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什么叫把一件事干到骨子里——那份沉甸甸的用心,无关职位高低,就是一种纯粹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护。
我看到了“琢磨”的劲头。 带我的邹班长,是技术能手。活儿干得漂亮,还总在琢磨怎么干得更好——怎么能让设备更安全、跑得更顺、更省力省钱。流程早已烂熟于心,那本操作手册却总翻着,边角都卷了毛。“说不定还能再精进点,”他常念叨。他让我明白,完成只是起点,追求更好才是本事。 这份不断琢磨的劲头,本身就是对工作最大的尊重。
我看到了向上的冲劲。 同岗位的山哥,比我早来五年。干活特有股冲劲,脏活累活抢着上,下了夜班还能精神抖擞去参加志愿活动。问他为啥这么拼?他就咧嘴笑:“年轻嘛,多干就是多学!” 他让我相信,辛苦不是借口,扛得住、愿意学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我就觉得,只要肯学肯干,路总能越走越宽。
爸妈,跟你们说这些,是因为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就在这些朝夕相处的老师傅们身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光亮和态度。他们让我明白,即使在同一个地方、干着看似重复的工作,人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以前你们总念叨“做人要本分,干活要实在”,这话听着简单,像老生常谈。但现在,看着身边的自师傅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心,邹班长精益求精的琢磨,山哥干活的那股子冲劲……他们就像一面面镜子,让我一点点掂出了那些话的分量。
爸妈,我知道自己离他们还差得远,但至少,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该往哪儿使劲:
手上的功夫,得靠汗水一遍遍浇灌;心里的活络,得靠脑子一遍遍琢磨;肩上的担当,得靠行动一步步扛起。
写这封信,是想跟你们说说我在这里的见闻和成长,让你们知道,我在这儿挺好,心也慢慢扎下了根,踏实多了。纸上的字总显得单薄,更多的感受,等下次回家,咱们围着饭桌再慢慢絮叨。
你们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也会像块海绵,多学多看多问。
祝爸妈身体健康,家里一切都好!
想你们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