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红之创新篇:创新,让云天化人微笑至今
分享:
时间:2005-11-25 浏览:277 投稿:null 文作者:YTTV 赵晓梅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YTTV 赵晓梅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近日,记者在收集整理云天化的相关历史资料时注意到:只要是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都无一例外地会提到装置进行过的几次技术改造。改造使我们的产能有了大幅提高,改造使我们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而透过改造,我们更看到了企业长盛不衰的背后蕴藏着的内在动力――那就是“创新”。是创新,为云天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创新,让云天化人微笑至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源泉。对于云天化而言,正是由于创新血液的不断注入,从而彻底改变了企业的命运。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要使先辈创下的事业永葆兴旺发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云天化建厂30多年来,设备并未如有些人担心的那样老化,在原料、燃料、材料大幅涨价,化肥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还能一枝独秀,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其秘诀就在于不断的进行创新。 

  自建厂以来,云天化人在不断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敢于“洋设备”上“动手术”,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1988年实施的合成氨、尿素装置六项节能改造,到1994年进行的二次技改,再到2002年开始的合成氨、尿素装置节能增产改造,使云天化的合成氨产量由最初的年设计能力3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50万吨;尿素产量由最初的年设计能力48万吨,增加到现在的80万吨,成为了国内引进的13套同类型装置里产能最高、工况最优的,创下了数十项国内化肥行业的第一名。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成就了云天化在同行中傲然独立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云天化还围绕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改,在工艺、设备、仪表、电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121-J氨泵改为变频调速》,每年可节电16万千瓦;《甲醇装置弛放气回收利用》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甲醇驰放气,降低了合成氨的消耗,年经济效益在140多万元以上;《热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解决了合成氨装置加负荷的瓶颈问题,年经济效益达400多万元。据统计,从建厂以来至2004年,云天化共实施技术改进项目2722项,5249人次,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这些技改的实施,对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改善环境,降低消耗,提升质量,提高效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公司的逐步发展,云天化人明白,领先时代的生产经营思想是企业繁荣的先决条件。要想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思想有时候比资本更重要。为了实现创新意识,公司把创新视为企业的灵魂,并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脑海中;为了促进创新意识,公司鼓励员工超常思考,跳出惯有的思维模式,倾听新的声音,给新思想以广阔的空间。为此,云天化大力营造一个能够让员工的创新观念得以实现的工作环境。

  每年4月,云天化坚持举办“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进行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组织编印《年度技术论文集》,并对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方面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针对公司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难题及热点问题进行分专业的专题讨论和交流;邀请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教授进行专题技术讲座。这些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创新实践的热情,推动了创新创效活动的蓬勃发展。

  在抓好技术、思维创新的同时,云天化还在管理、经营等方面也进行着新的探索。“横到边,纵到底”的基础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而2004年10月31日,云南天盟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的挂牌成立,则是云天化营销模式的大变革,不仅有效促进了云南省的农资大流通,同时,也更快、更高效地提高了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纵观世界企业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新史。先进的企业靠着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保持着其领先的地位;而后发展起来的企业则靠着强大的创新力量,超越强者,独立潮头。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云天化,都一一做到了。在这个竞争不断加剧、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创新,为云天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创新,让云天化人微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