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环境 提升素养 尿素车间6S管理促生产、强素质
分享:
时间:2008-10-14 浏览:267 投稿:null 文作者:YTTV 李冬 杨孟达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YTTV 李冬 杨孟达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6S管理引入公司已有多年,作一种成功的管理方法,它的推行在给我们的生产管理带来极大改观的同时,也让员工素质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尿素车间作为公司内最早开展6S管理的单位,大家怎样理解6S?它在车间的开展情况又如何?推行过程中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到了尿素车间。

    走进尿素车间主控室,看似普通的环境里,每一处细节都包含着不一样的内涵。安全帽、水杯整齐地摆放成排;制度文件挂在妥当的位置;应急防护设施放在最显眼又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桌面上除了工作所需外,没有一件多余的物品。这些原本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背后,是车间长期坚持,全员参与的漫长过程。自2004年首家试点开展6S管理以来,尿素车间经历过员工的抵触和管理人员认识存在分歧的艰难阶段,车间为此查原因找问题,不余遗力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从2004年以来,尿素车间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现场抽查,然后对车间五个班组进行评比,以树立大家的荣誉感,让大家有这样的意识。每次检查中,不但有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参加,还有工艺班长的直接参与,让大家在检查过程中了解哪些班组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又有差距。同时对于6S工作,车间还注重听取员工的意见,虚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并落实采纳,这样大家也就有兴趣参加。

    靠着制度落实、措施到位,6S逐步融入到车间整个管理体系当中并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份,而它所带来的良好成效,也在几年的推广中给车间带来了深刻感受。通过6S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提高和优化了生产装置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对员工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提升作用,从安全方面看,6S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提高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持续的坚持之下,车间自上而下形成了共识,走出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基本范畴,6S开始体现在大家工作和习惯中,采访中当班员工举了安全帽摆放这样的小事例向我们说明6S管理给大家带来的转变:“以前的话大家都是随意摆放,有时候自己的安全帽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现在通过习惯的培养,大家都很自觉的把它摆放好,偶尔没放回去,别人也会帮他放回去。工作环境改善了,大家的心情也会好许多。”

    由不认同到自觉开展,由概念模糊到切合实际,谈起四年来在6S推行中的经验和教训,车间领导体会颇深,他们认为6S的落实只在“坚持”两个字。四年以来,正是依靠着“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决心,尿素车间将6S工作一脉相承地坚持下来,虽然员工不断流动、好的传统和影响却一直得以传承,这也是车间6S工作不断得到提升的最根本动力。